四川永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是通威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一家大型民營科技型企業,位于四川省樂山市五通橋,交通便利,周圍豐富的水、電、鹽、鹵、石灰石、煤等,為永祥股份及各相關項目發展奠定了良好的資源優勢。四川永祥目前多晶硅產能達20000噸/年,排名西南第一,國內前三,全球第八。
公司自成立以來,以“打造世界級清潔能源公司”為使命,在管理上引入“通威模式”,不斷更新和優化內部管理制度,植入螺旋循環的標準管理理念,實施管理提升,嚴格按照環保法律法規要求進行管理,積極爭做綠色企業發展典范。
重視環保持續投入
公司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工作,成立了環境保護專職機構----安全環境部。近年在環保上的累計投入已接近8000萬,其中消防站投入了1000多萬,不僅服務于永祥,還服從于五通橋區消防大隊及社會應急的統一調配,肩負著社會救援的使命。2017年是狠抓綠色環保的一年。公司主動作為,并愿意接受社會各界監督,積極舉辦“環保開放日”活動,倒逼企業進步,提前布局,使環保水平趕上甚至超過歐美國家。公司先后通過四次技改,成功突破技術瓶頸,實現了指標和成本行業領先,綜合能耗行業最優的成績。
有人說,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就是做的“翠綠產業”,公司表示,作為通威集團新能源板塊的重要環節,作為太陽能多晶硅為主的生產型企業,有責任做好安全環保,真正的讓水更清,讓山更綠,“為子孫留住藍天白云”。
花園式工廠受好評
公司所在地為涌斯江和岷江之間的竹根灘,多年以來,涌斯江有“小西湖”之美譽?!跋駥W校、像軍隊、像家庭”是公司努力塑造的文化特質,在多年堅持的規范化環境建設基礎上,公司把花園式工廠打造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積極做好綠化、亮化、美化工作,每年投入大量資金進行綠化環境打造和維護。通過標準化管理推進,實施屬地管理,做到標準全覆蓋無遺漏,管理標準版本不斷升級,標識標牌清楚明晰、整潔有序,廠區道路潔凈規范,一年四季花草樹木郁郁蔥蔥,爽心悅目。
美好的工作環境伴隨著員工綜合素質的提升,樹立了強烈的主人翁責任感與集體榮譽感,全員積極參與廠區建設,安全環保隱患排查已經成為員工日常工作習慣,員工觀念轉變,從關注自身安全到關注屬地安全環保,到主動去發現隱患風險,并對設施、設備、工作場所等定期進行巡回檢查,整個生產裝置安全性得到有效保障,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甚至在廠區行走的員工,都形成了“兩人成排,三人成列”的規范。
自主創新循環經濟
公司構建循環經濟產業體系,遵循市場發展的趨勢和規律,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方向。尤其三年多來,通過省級循環經濟示范試點單位建設,在建設循環經濟產業體系、推動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推行清潔生產、探索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等方面,進行了不斷的創新嘗試,并且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公司循環經濟的主要表現和成果在于突出了產業循環式組合,有效的進行資源循環利用,推行清潔生產,通過采用先進工藝技術和配備自動化程度高的設備等一系列技術改進手段,按循環經濟進行產業布局,形成了較為成熟并形成有機結合的兩大循環經濟產業鏈。
公司一直致力于抓好資源綜合利用率以及廢物的綜合利用,強化企業循環經濟產業鏈,提高產出的同時,降低資源、能源消耗,實現工業廢水、廢氣的循環利用,固廢“零”排放,并利用濾渣生產新型建筑節能材料等。
同時,利用科技、研發補充完善循環經濟產業鏈,做大做強新能源產業鏈,并在資源綜合利用上取得重大突破。在規劃期內,公司將依靠科技,進一步開發“資源化”工藝和項目,在降低環境壓力的同時,也為企業充分利用資源,降低了消耗,節約了生產成本,有利于市場的競爭,創造經濟效益,達到環保和經濟收益雙贏的效果。
技術創新助力安全環保
要在激烈競爭中生存、發展,綠色清潔生產是必由之路,公司一方面引進和培養技術人才、狠抓技術研發工作,從傳統的改良西門子法工藝到獨一無二的“永祥法”技術再到領先的冷氫化生產技術,產生了多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成果,確立了目前在行業中的領先地位。四川永祥共計申請專利80余件,其中發明專利22件,實用新型專利58件,獲得授權58件,其中發明專利14件,實用新型專利44件。榮獲了“四川省知識產權優勢培育企業”、“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稱號。近幾年來,正是因為公司對知識產權工作的高度重視和在該方面取得的重大成績,才使公司多晶硅產能從4000噸/年提升至20000噸/年,技術指標及生產成本行業領先,企業在嚴峻形勢下經歷行業洗牌依然穩步發展。
比如,新型還原爐底盤和尾氣熱能回收節能技術創新:多晶硅還原爐是多晶硅生產中產出最終產品的核心設備,也是決定系統產能、能耗的關鍵環節。多晶硅還原爐的設計和制造,直接影響到產品的質量、產量和生產成本。因此,有效地降低多晶硅能耗,提高產品質量,提高生產效率,是多晶硅生產企業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公司通過研究,將底盤冷卻和尾氣冷卻采用不同的溫度的冷卻水,進而將還原爐底盤下的冷卻結構進行改變,改變后的冷卻結構,能夠充分利用尾氣中的熱量副產水蒸汽,增加效益,不造成熱量的浪費,節約生產成本。
無論技術創新、管理提升、標準化推進,還是循環經濟建設,均圍繞降本增效、安全環保這一核心目的開展。目前,公司已經嘗到了前期環保投入工作為經濟增效帶來的甜頭,未來還將繼續實施氣代煤環保改造,實施超凈排放,打造讓員工安心,社會放心,政府認可的世界一流的多晶硅生產企業和世界一流清潔能源公司。